德州(禹城)高新区于2012年4月28日启动创新提升工程,拉开了创建国家高新区的序幕。凭借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等优势,经过3年半的不懈努力,国务院正式行文批复德州(禹城)高新区晋级为国家高新区,为园区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德州(禹城)高新区处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山东省 “蓝黄”战略辐射区和“一圈一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的叠加区,在区域发展中机遇良好、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业特色鲜明。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培植壮大了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生物产业,形成了以功能糖为特色的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多元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功能糖年综合产能130万吨,占国际市场的35%,国内市场的80%,低聚木糖、木糖醇等产品生产能力世界第一,低聚糖亚洲第一。生物产业已成为德州(禹城)高新区一张靓丽的名片。当前德州(禹城)高新区正依托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优势,积极打造 “中国生物谷”。装备制造业,涵盖大型铸锻件、大型液压装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众多门类产品。龙头企业——通裕重工作为一家民营上市企业,综合实力雄厚,自主研发的山东省首台1.2万吨自由锻液压机、世界最大的25MN数控校直液压机等大型装备和大型锻造件产能可与一重、二重等央企媲美。新能源产业,形成了以汉能光伏制造和发电、汉格能源项目为龙头的新兴产业集群。其中,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企业——汉能控股集团,投资120亿元在德州(禹城)高新区建设年产1000MW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和研发基地,拥有先进的高科技能源实验室和多项专利技术,目前产能已达450MW,正在德州(禹城)高新区建设山东省乃至华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BIPV应用示范项目。新材料产业,以贺友、鲁银、浩阳等企业为代表,主要包括密度板、粉末冶金、工业用布新材料等领域,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3家,总体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均居同行业前列。目前,区内共集聚入区企业386家,其中上市公司3家、挂牌交易企业8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
二、科技支撑强劲。早在上世纪60年代,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一大批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就扎根禹城,分别建立了试验站,致力于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并把成功经验推向了全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朱镕基先后到德州禹城视察。借助“两院两站”雄厚的科研资源,我们积极搭建科研平台,扎实推进科技与产业耦合发展,科技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2014年,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8%。
一是创新平台不断完善。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80%的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5家,其中国家级21家、博士后工作站4家、院士工作站2家。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以来,先后组织企业申报并承担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攻关课题26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0件,完成重要科技成果195项,累计申请国家专利973件,其中发明专利占38%以上,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常年保持德州第一。
三是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与山东大学、中科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20余家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合作。目前,集聚副高级职称人员1002人,硕士学历人员316人,博士学历人员23人,其中包括两院院士6人、自主申报“千人计划”专家3人、泰山学者4人、长江学者3人。
三、承载功能完善。2010年以来,特别是2012年禹城市委、市政府换届以来,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新区的支持力度,先后投资近37亿元用于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全部实现双向排水、雨污分流,建有自己独立的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天然气接收站,其中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9万吨。2010年以来,德州(禹城)高新区先后吸引四川濠吉、福建升隆食品、兰州伟日生物、济南二机床以及荷兰皇家菲仕兰、美国爱不停等近百家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年初,德州被定位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四基地一功能区”,即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培训输送基地、京津地区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德州(禹城)高新区晋升国家高新区后,区内企业在项目申报、资金争取、人才引进等方面将会享有更多的优惠,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更加优良的环境。
下一步,德州(禹城)高新区将按照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以升促建的思路,大力实施“三次创业”,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努力打造“科技产业新城”,建成“一地三区”,即全国有影响力的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区域合作协同发展先行区、德州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和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