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梦想中国古已有之,而今,中国的飞天能力全球共享。
2017年5月5日,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实现首飞。实现首飞的C919大型客机拥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23家国内外用户,订单总数超570架,其中包括美国通用电气租赁、德国普仁航空、泰国都市航空等国际客户。
此外,国产客机ARJ21早已顺利投入运营,国产新舟系列飞机也驰骋在东南亚国家的上空。
不俗的成绩让飞机成为中国高铁、船舶后又一张崭新的国际“名片”。
如何让像C919这样的国产飞机“出海”,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成了摆在中国飞机租赁行业的一道必答题。
“飞机租赁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全球重要的市场,如果中国公司不做,让境外的公司来做,那就等于是把我们的市场拱手相送给别人。”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下称“工银租赁”)总裁赵桂才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长期以来,全球飞机租赁市场基本为外资垄断。业内普遍将2007年作为中国飞机租赁行业的分水岭,彼时,国内飞机租赁公司兴起,工银租赁等首批5家金融租赁公司获得国家批准设立,开始涉足飞机租赁业务。
2013年,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飞机租赁业务发展的意见》,支持飞机租赁企业发展国内、国际市场,打造飞机租赁产业集群,使中国成为全球飞机租赁企业的重要聚集地。
有机构预测,在2014年至2018年间,中国商用飞机租赁将以7.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以工银租赁为例,该公司已将业务触角伸向海外。工银租赁曾将中国天津空客总装线总装的A320飞机出口海外,租赁给马来西亚亚洲航空公司运营,是中国总装大飞机的首次“出海”。
工银租赁现在又与中国商业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45架C919的采购订单,力图用租赁形式让国产飞机“飞向”海外市场。
据赵桂才介绍,工银租赁在飞机租赁业务上的国际业务占比已达到60%,覆盖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64家航空公司,其中境内19家,境外45家,初步形成了业务遍布各个大洲的业务布局。
他表示,工银租赁开拓的海外客户网络、创新的出口租赁业务模式,未来都可以用到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和ARJ21上面去,直接帮助国产飞机的销售。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教授田利辉表示,包括飞机租赁在内,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下也迎来了国际发展机会。
田利辉认为,中国产品在进入“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中,金融租赁可提振销售。从实际业务来看,利用金融资本的力量,将带动制造业产品出口,特别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设备,飞机便是其中之一。
截至2016年末,工银租赁与“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15个客户,开展了74架飞机的航空租赁业务,签约金额约54亿美元,将国产飞机推向“一带一路”。
但中国飞机租赁行业发展,助推国产飞机“出海”仍需政策方面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赵桂才建议,包括在工商管理、海关、外汇、监管、税务等方面应简化审批和管理流程,出台产业扶持政策。
“飞机租赁公司的成本很大一块是税务结构的安排,比如飞机交易过程中的一些预提税、流转税、所得税等,这种税收在国际的航空租赁市场上是非常低的。”赵桂才称,中国政府正在研究上述税务问题,期待将来能够跟国际逐步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