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特莱斯、宜家、麦德龙等聚集,未来重庆北部新区将打造成为高品质的区域商业中心、重庆时尚消费中心和西部消费之都新核心。
包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在内的多块国家级产业基地金字招牌,不仅成为重庆北部新区最大的开放平台,也成为重庆北部新区最独特的创新平台。
“要实践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好群众的就业、创业,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主任段成刚说。重庆北部新区今年一季度实现了“开门红”,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23%的高增长,为5年来的同期新高,工业总产值增长42%,投资、消费和新兴科技产业均增长25%,税收增长65%……重庆北部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动力依然强劲。
“我们不仅要加快发展,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更要让居民群众享受改革成果。”漂亮的数据源于重庆北部新区“二次创业”中改革创新的一系列举措。重庆北部新区坚持抓作风和抓发展“两促进”,在“进、调、创、改”4个字上下功夫,做好改革、科技创新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三篇大文章,保持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此改革进程中的普通百姓则成为改革成果的受益者,他们抓住产业发展中的机会,创业、创富,个人收入与生活水平实现不断改善。
科技创新型企业齐聚
“重庆制造”向“重庆智造”迈进
不久前,全球最大的独立发动机制造商康明斯正式签约,明确将大马力发动机技术研发中心和大马力发动机生产线项目“搬到”重庆北部新区。其中,技术研发中心的落户,为重庆北部新区科技创新实力再添重磅砝码。
这不是个案,在重庆北部新区,“国家创新型企业”远达环保、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钢铁设计机构中冶赛迪、中国船舶行业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中船重工的重庆研究院、重庆的“造桥大师”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等“大脑”齐聚,他们蓄能发力,让重庆北部新区逐渐从“重庆制造”走向“重庆智造”。
科技决定竞争力。重庆北部新区凭借可扶持创新的财力,集聚企业的平台,留下人才的环境,科技企业最看重的产业集群和创新资源,已聚集了上百家国家级、市级研发中心,并以园中园方式汇集了各类示范基地。
包括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数字出版基地、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块国家级产业基地金字招牌,不仅成为重庆北部新区最大的开放平台,也成为重庆北部新区最独特的创新平台。如今,重庆北部新区还在筹建“重庆北部新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国仪器仪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
示范基地逐渐形成集聚效应。目前,重庆北部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已达123家,国内IT巨头腾讯落户重庆北部新区建立研发中心,全国最大的整合IT服务提供商神州数码来此建立西南大区总部,世界500强企业NEC入驻造“云”……
“我们对企业不偏心,既喜欢领头羊,也重视小羊羔。”重庆北部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说。“大牌驾到”的同时,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培育与孵化同样得到重视。重庆北部新区实施“千家科技企业、千亿高技术服务业收入”的“双千工程”,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扶持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力争到2017年,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科技型企业数量达1000家,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00家,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真正建成一个系统、全面、科学的适于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
4月8日,一场政府、银行、企业的签约仪式在重庆北部新区举行,重庆微标科技有限公司等首批6家中小微科技企业从银行获得信用贷款,这是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以“政府搭台、银企联动、商业运作”的方式,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试点,以解决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如此,重庆北部新区今年还特地设立5亿元的“两江科技创新基金”,拿出4万平方米的产业楼宇作为中小微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十分优惠的租金租给企业。
打造商贸服务高地
现代服务业成新增长点
宜家开业当天,汹涌的人潮赶到重庆北部新区,让最初选择在此布局的宜家(中国)公司负责人笑得合不拢嘴。宜家重庆商场的总经理马诺先生透露,重庆人的购买力让他很惊讶。开业4天的访客总人数等于北欧四国(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全部宜家商场1个半月的访客总人数。接待顾客20.8万人,销售额1300万元,连瑞典美食餐饮也销售了186万元,访客数和总销售额分别位居全国宜家门店第一、二名。
同样赚到的还有麦德龙重庆北部新区商场,在试营业的第一天,该商场以超计划3倍的营业额收官。西部奥特莱斯,不仅是重庆主城,而且已经成为整个重庆地区的人们购物的必去之处。
巨大的消费能力,让重庆北部新区成为商家聚集洼地。“我们将把重庆北部新区打造成为高品质的区域商业中心、重庆时尚消费中心和西部消费之都新核心,为市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重庆北部新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重庆市新兴十大片区之一,礼嘉商务区正在加快建设,将建成国际品质的商务、消费、文化、休闲和旅游中心。
未来,重庆北部新区将着重打造“一核”(礼嘉商务区)、“两线”(金开大道、金渝大道)、“五片”(照母山片区、大竹林片区、金山片区、人和片区、龙头寺片区)的商贸业集聚和布局。
商业集聚,让很多人选择居住在重庆北部新区,而大量世界500强公司和中国知名企业的扎根,则让很多人向往工作在这里。
2013年,重庆北部新区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总收入实现510亿元,列全市第一。金融机构数量达230多家,新型金融机构总数列全市第一。
“重庆北部新区是一个很宜居的地区,这里财气很‘旺’。有足够优质的客户,蕴藏了足够潜质的金融环境。”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重庆)中心总经理罗俊莉说,作为招商银行在西南地区最早布局的私人银行项目,其客户群一直保持着高位增长。
像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一样到重庆北部新区“聚财”的金融企业纷至沓来。金融服务业税收从2011年的0.6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15亿元,增长了24倍,今年预计要突破20亿元。
创业创富人才频出
居民共享改革成果
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最终受益的还是这里的居民。
67岁才开始进军汽车行业的尹明善,第一辆自造汽车就从重庆北部新区驶向世界。随着力帆汽车在世界市场布局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重庆北部新区人也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40岁的“试车员”祝如兵说,看到自己试验的高性能汽车进入市场,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满足感。“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努力地使我们的民族汽车产业能够尽早与发达国家竞争,让力帆汽车开遍全球。”个人价值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得到实现,这是众多在新区工作的白领所得到的精神满足。
对于转非居民,虽然受限于个人能力,不一定能进入知名企业上班,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另辟致富蹊径。
天宫殿街道转非居民罗善英在区、街社会保障部门的鼓励支持下,到重庆武隆县考察租用土地种植辣椒,并得到了一纸长期供货协议。目前,其辣椒年收购量达到5000余吨,直接带动57人就业,间接带动当地1000余人就业。
人和街道转非居民付小春和朋友到玉峰山租用土地,成立了重庆百果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种植无公害草莓、葡萄,养殖蜜蜂,开办观光农业生态园,年收入50余万元,带动就业140人。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针对辖区农转非人员年龄较大无就业优势但有种养殖技能的特征,重庆北部新区社保部门因势利导,加强扶持,激励他们到区外租用土地“以农创业”,取得了累累硕果。
而对于辖区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重庆北部新区通过摸底了解就业意向,定期发布就业信息等方式,让有能力、有意愿就业的人,基本找到了对应的工作岗位。
务实举措,让重庆北部新区不同层次的居民群体,壮有所为、劳有所得,实现了个人收入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现在,重庆北部新区的注册个体工商户已有8500多户,一个季度就新增加了400多户,而市场主体则已突破2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