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
2014年,宿迁辖沭阳、泗阳、泗洪县和宿豫区、宿城区、湖滨新区、洋河新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宿迁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和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有96个乡(镇)和18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建制镇75个,村委会965个、居委会477个。
位置
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19°10′之间,属于长三角经济圈(带)、东陇海产业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
境域
宿迁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最高点海拔高度71.2米,最低点海拔高度2.8米。
气候
宿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小时。光热资源比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1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数2271小时。无霜期较长,平均为211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降雪初日一般在12月中旬初,活动积温5189℃,全年作物生长期为310.5天。年均降水量为892.3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年际间变化不大,但降水分布不均,易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干天气。
交通
京杭大运河纵贯宿迁南北,宁宿徐、徐宿淮盐高速、京沪、新扬高速建成通车,新长铁路、宿淮铁路,205国道穿境而过,省道344加快推进。西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60公里,北离连云港白塔埠机场100公里,东到淮安涟水机场130公里,空港优势非常明显。
2015年,宿迁完成客运量7176万人,比上年增长3.5%;实现旅客运输周转量47.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4%。受水路货运量下滑影响,2015年,全市完成货运量5035万吨,比上年下降8.2%。其中,公路货运3861万吨,增长5.0%;水路货运1174万吨,下降35.0%。实现货物运输周转量163.5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8.2%。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29.3亿吨公里,增长5.3%;水路货物周转量34.3亿吨公里,下降37.9%。完成港口货物运输吞吐量1468万吨,比上年下降36.4%。2015年12月,徐宿淮盐铁路全面开工建设,计划总工期4年。
人口
2015年末,宿迁户籍总户数149.28万户,比上年减少0.19万户。户籍总人口586.28万人,比上年增加5.54万人。常住人口485.38万人,比上年增加1.06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2.87‰,死亡率7.78‰,人口自然增长率5.09‰。全市城镇常住人口269.53万人,比上年增加9.26万人,增长3.6%。
教育
2015年,宿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1所,新增省优质园14所,全市省优质园达239所,占比65.5%。全市所有县区高水平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创建国家督导认定。成功创建省四星级高中2所,三星级高中1所。2015年全市高考本科达线15034人,本科达线率42.1%。其中被清华、北大录取27人,居全省第四。全市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获得4A考生人数达4356人,比上一年净增2686人。创建省高水平现代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2所。省技能大赛获得奖牌114枚,其中金牌6枚,银牌28枚,奖牌总数比上一年净增21枚。2015年对口高考技能考试过关率达99.72%,位居全省前列,本专科达线率达96.4%。
民俗
生活上,因为宿迁在历史上曾为旱作物产区,居民以水稻、小麦、玉米、甘薯等为主食,可加工做成馒头、粉丝、曲酒等,但自“旱改水“后,改为以吃大米为主,居民多喜食葱、蒜、辣椒,冬季习惯腌制大白菜、雪里蕻、萝卜、大头菜等备冬。酒文化底蕴尤为深厚,洋河大曲、双沟大曲久负盛名,均位居中国名酒之列。
旅游
宿迁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及乾隆行宫遗产点、项王故里、骆马湖、洪泽湖湿地等著名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