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最新招商引资| 最新招商项目| 找项目投资| 招拍信息| 招商排行榜| 发布会| 稿件发布 移动端
微信
您好! 请登录 马上注册
网站服务热线

网站服务热线

地纬招商网 > 河北站 > 河北政府招商> 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招商引资信息
  • 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招商引资信息
关注度: 3323 
区域面积:8815平方公里
常住入口:443.54万人
联系部门:衡水市政府招商局
招商地址:衡水市政府招商局
联系方式:4006003737
免费注册
咨询留言
  • 概况
  • 区位优势
  • 城镇建设
  • 地方特产
  • 招商资源
  • 招商政策
  • 招商电话
  衡水简介

  衡水,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  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现衡水所辖冀州为九州之首。  河北省称冀,也缘于此。 深厚文化造就了一代名人,涌现出儒学大师董仲舒,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诗人高适,  文学巨匠孙犁等。
衡水市
  衡水属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首都经济圈的“1+9+3”计划京南区。京九铁路、石德铁路、邯黄铁路、石济高铁、京九高铁、石津城际高速铁路、衡潢铁路 、朔黄支线 八条铁路或规划铁路途经衡水,被社会经济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
  衡水地貌

  衡水市界于东经115°10′-116°34′,北纬37°03′-38°23′之间。东部与沧州市和山东省德州市毗邻,西部与石家庄市接壤,南部与邢台市相连,北部同保定市和沧州市交界。市政府所在地桃城区北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19公里。

  衡水人口

  根据衡水市统计局2011年5月8日发布的《衡水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4340773人。

  衡水市是以汉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到2008年末,共有37个少数民族成份,5711人。主要居住在桃城区、深州市、故城县、景县等地。其中,回族人口最多。

  衡水经济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011.5亿元,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523.3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99.2亿元,增长10.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6%。但衡水的整体经济仍然徘徊在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后三位。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以合理有效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统筹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格局,提高土地资源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全省土地利用战略、耕地保护、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协调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大土地利用目标和措施,是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土地利用的宏观性、战略性、约束性规划,是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重要环节。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 2020年为目标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规划》范围为河北省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未含归河北省管辖,但行政辖区面积统计在天津的芦台、汉沽管理区),总面积1884.34万公顷(28265.08万亩)。

  第一章  土地资源状况与形势

  第一节   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东南部,位于北纬36°03′~42°40′,东经113 °27′~ 119°50′之间,居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内环京、津,北与辽宁、内蒙古为邻,西与山西为邻,南与河南、山东接壤,是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是首都的生态屏障,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一、自然条件

  河北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是全国唯一具有坝上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湖泊海洋的省份。坝上高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7%,海拔在1200米以上,草场广阔,是我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山地丘陵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5%,海拔由北部、西部山地800~1000米向东逐渐降为100米,森林面积较大,是全省重要的农林和矿产品生产基地;平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9.8%,海拔由山麓平原100米降为冲积平原50米以下,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城镇集中分布地区。

  河北省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少雪。全省年日照时数为2450~3100小时,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年平均气温0~13℃,无霜期80~220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多年平均降水量531.7毫米,由燕山和太行山向两侧逐渐减少,降水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8月份。

  河北省土壤类型多样,共有21个土类、55个亚类,呈带状分布,栗钙土、棕壤、褐土、潮土面积较大。多数土壤质地为壤质,适宜农林牧业生产,但部分土壤养分含量较低。

  河北省境内主要由滦河水系、海河水系、辽河水系、内陆水系四大水系组成。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4.6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20.0亿立方米,人均地表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水资源缺乏是制约河北7省土地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经济社会概况

  2005年末全省总人口6851万人,城市化水平37.5%,国内生产总值10096.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4782元,全部财政收入1035.2亿元,人均财政收入1573元。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为4887公里和2135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五位。全年粮食总产量2598.6万吨;棉花总产51万吨;油料总产152.7万吨;瓜菜总产6187万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7.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81.6元。

  第二节   土地利用状况

  一、土地利用现状

  2005年全省农用地1306.56万公顷(19598.4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69.34%;建设用地173.25万公顷(2598.7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9.19%;未利用地404.53万公顷(6067.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1.47%。

  ——农用地中,耕地641.04万公顷(9615.57万亩)、园地60.93万公顷(914.02万亩)、林地439.29万公顷(6589.31万亩)、牧草地81.02万公顷(1215.24万亩)、其他农用地84.28万公顷(1264.3万亩),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4.02%、3.23%、23.31%、4.3%、4.48%。

  ——万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99.04万公顷、交通用地10.88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2.52万公顷、其他建设用地12.29万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05%、5.25%、0.58%、0.66%、0.65%。

  二、土地利用特点

  ——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显着。东南部平原以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为主,是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关键地区。东北部的燕山山地以林地和未利用地为主,是全省森林集中分布区;坝上地区以耕地和牧草地为主,是全省牧草地的集中分布区;西北部山间盆地和太行山山地以耕地和未利用地为主。

  ——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比重相对较低。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69.34%,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建设用地比重占9.19%,土地利用强度相对较低。

  ——未利用地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少。全省未利用地404.53万公顷(6067.88万亩),但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潜力仅为16.25万公顷(243.75万亩)。

  ——城镇用地比例小,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大。2005年全省城镇化率37.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9个百分点,城镇建设用地仅占城乡建设用地的13%,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的72%,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184.02平方米,用地规模大,集约水平低。

  三、上轮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河北省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自《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在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加强耕地保护,保证了粮食安全。1997—2005年全省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3.19万公顷(197.85万亩),高于各类建设占用耕地9.83万公顷(147.45万亩)的规模,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587万公顷(880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由425.37万公顷(6380.55万亩)增加到451.06万公顷(6765.9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600万吨左右,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地。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有保有压,科学调控土地利用供给。 1997—2005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总量16.92万公顷(253.80万亩),省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社会事业项目等用地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加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采取综合措施,狠抓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加大内涵挖潜力度,2001—2005年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55万公顷(23.25万亩)。2005年与1996年相比,全省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从17万元/公顷提高到50万元/公顷,增长了2.94倍,11个设区市主城区人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下降11.6平方米,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利用水平显着提高。

  ——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初步遏制了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多渠道加大投入,大力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1997—2005年,全省累计实现生态退耕43.4万公顷(651万亩),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增加林地面积54.85万公顷(822.75万亩),减少裸土地面积1083.25万公顷(16248.7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京津风沙源得到有效控制,土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四、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均耕地逐步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加剧。1997~2005年全省耕地减少48.67万公顷(730.05万亩),年均减少5.41万公顷(81.15万亩),人均耕地由1996年的1.5亩下降到2005年的1.4亩,低于全国1.44亩的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高质量耕地还将继续减少,人地矛盾将会日益加剧。

  ——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土地利用不够充分。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总体偏小,占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28.0%;农村居民点用地偏大,占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 72.0%。未利用土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5%,土地利用不够充分。

  ——建设用地利用较粗放,人均用地超标。全省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49.2平方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184.02平方米,人均用地超标问题突出。全省城镇空闲土地1844.01公顷(2.77万亩),闲置土地2259.92公顷(3.39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12.92公顷(3.02万亩),建设用地利用比较粗放。

  ——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问题依然存在。全省沙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14.5%,水土流失面积占山区土地面积的55.45%,草场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3%,滨海和内陆湿地面积萎缩,城镇周围、工矿企业、河流及周边土地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执法环境日益复杂,违法违规用地现象时有发生。1997~2004年全省违法用地面积累计7.28万公顷(109.20万亩);其中违法占用耕地4.28万公顷(64.20万亩)。违法违规用地屡禁不止,形式多样,处理较难。

  第三节   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的形势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土地管理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全社会对土地管理的认识普遍提高,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管理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从土地利用状况看,河北地貌与土地类型多样,沿海滩涂荒山资源丰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空间较大,耕地后备资源仍有一定潜力,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用地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从经济发展看,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将极大促进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土地利用率、生产率的提高。

  二、挑战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需求压力不断加大。环渤海地区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我国区域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河北作为环渤海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呈现进一步加快的态势。按照“十一五”规划,2010年全省GDP将达到1.7万亿元(2005年价格),总人口达到709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5%左右。2020年全省GDP将达到 3.7万亿元,总人口达到7480万人,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7%。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土地供需矛盾将更加凸显。

  ——确保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压力不断加大。河北省是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稳定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全省耕地的减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耕地的减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压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还要占用一部分耕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压力愈来愈大。

  ——建设美好家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压力不断加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生态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内环京津、东临渤海,西北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壤,生态脆弱的农牧交错地带呈一条弧带状贯穿于全省北部和西部,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全省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现象依然存在,林地、牧草地和湿地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高的土地保护受到严重威胁。河北作为京津的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责任重大。

  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

  第一节   土地利用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有效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统筹区域和城乡土地利用,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构筑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原则

  ——严格保护耕地。全面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加强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省粮食安全。

  ——节约集约用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促进城乡用地统筹,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

  ——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坚持 “五个统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加强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保护与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完善规划实施管理体系,深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积极探索建立经济、技术和社会监督等全方位管理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

  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定位

  根据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科学确定河北省土地利用战略,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合理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一、环渤海地区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产业用地重点区

  当前,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河北位于环渤海中心地带,京津冀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必将推动河北经济的加速崛起。河北省拥有秦皇岛、唐山、黄骅三大港口,随着港口功能和疏港基础设施的完善,河北将成为“三北”地区 “东出西联”的桥头堡、产业集聚重点地区。在土地利用上,将呈现基础设施用地和产业用地较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二、城镇化加速发展,城镇用地快速增长区

  2005年河北省城镇化水平37.5%,城镇化明显滞后。当前,河北省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城镇用地规模增加很快,保障城镇用地,特别是区域中心城市的用地需求,成为规划期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华北粮食主产地,耕地保护重点区

  河北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河北省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稳定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

  四、京津生态屏障,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重点区

  河北省地处京、津上游,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立生态屏障,对保护京、津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衡水金鱼

  1982年,北京宫廷金鱼饲养世家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在衡水的金鱼养殖场开始养殖金鱼。徐立才先生挽救和培育出的金鱼品种已达十余个,现有品种 64个,较为名贵的有:鹤顶红、王字虎头、朱砂眼水泡、喜鹊花龙睛球、十二块红龙睛、玛瑙眼、桔瓣狮子头、赤兔眼虎头及白玉冠等。

  侯店毛笔

  侯店制笔业始于明朝永乐二年,盛于清代。相传,清光绪年间,侯店有个叫李文魁的制笔艺人在北京城开笔庄,因毛笔制作精良,被一个爱好书法的太监看中。后经推荐被光绪封之为“宫廷御笔”,随之名声大振,京城的文人、仕宦争相购买李文魁的“侯店毛笔”,笔庄也日益兴旺。从此,侯店独具一格的制笔工艺便世代流传下来。

  侯店毛笔的主要原料是动物的毫毛和尾毛。选用黄狼尾、香狸尾、 石獾毛、南山羊毛、牛耳毛等40多种毫毛,以冬季毛最佳,经过水盆、干作、零活、 刻字直管、包装五道大工序,七十三道小工序,才能制成不同规格、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毛笔。

  武邑扣碗

  这里所说的扣碗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蒸碗。据说从宋代开始,武邑农村就有了用扣碗设宴的习俗,每逢结婚生子、老人丧葬、朋友聚会等大事,都用扣碗招待宾朋。至明清两代武邑扣碗已负盛名,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皇帝巡正定府冀州,路过此地,偶尔尝之,失声叫绝,赐名“武邑十大碗”,并钦定为宫廷膳食之一。自此,名声更噪,品尝者络绎不绝。

  饶阳豆腐脑

  饶阳豆腐脑的创始人韩玉在饶阳城关以卖豆腐脑为生。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因他投料考究,已成为饶阳地区远近驰名的风味食品。韩玉的操作方法是用鸡和猪肉熬汤,然后放入桂皮、丁香、茴香、大料,再加入炸酱。一直煮到鸡肉酥烂,汤味醇厚不腻为度。食用时碗内盛上鲜嫩的豆腐脑之后再浇上熬好的卤汤,加上点辣椒油、香油、芫荽。

  马莲小枣

  马莲小枣是枣强县的特产,已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枣强农林业生产发达,果品资源丰富,尤以红枣栽培多。据《史记·游侠列传》记载,枣强有“棘津城”之称,汉朝时期已成为盛产红枣的地方,故因枣木强盛而得名“枣强”。马莲小枣是河北省名优特果树之一。1992年全省红枣鉴评会上被评为第一名;1997年河北省首届农业博览会获优质果品称号,省政府颁发证书;1998-2003年连续荣获河北省名优农业产品称号,并颁发认定证书;2000年荣获全国红枣交易会金奖。

  衡水市其他特产还有:武强年画、衡水内画鼻烟壶、深州蜜桃、安平丝网、饶阳金丝杂面、故城龙凤贡面、衡水湖烤鸭蛋、衡水内画、巨鹿香肠、衡水老白干等。
  土地资源

  衡水市共有3个土纲,4个土类,7个亚类,26个土属,111个土种。面积最大为潮土土类。全市潮土亚类面积43.4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10%,广泛分布于各县市区,是农用土地主要土壤类型。其土层深厚,质地多变,但以轻壤土为主,部分为砂质和粘质。土壤矿质养分较为丰富,但有机质、速效氮、磷养份缺乏,易受旱、涝、盐碱化威胁,历年以种植业为主。脱潮土面积14.33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0.4%,广泛分布于古河道自然堤缓岗及高平地处。该土类地下水质好,无洪涝盐碱威胁,水利条件好的地段,多是粮、棉高产区。

  2006年衡水市土地总面积为1325.7万亩。其中耕地856.3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4.6%,耕地中有旱地296.7万亩、水浇地550.3万亩、菜地9.3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34.7%、64.3%、1.0%;园地80.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7%;林地18.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8%;牧草地1.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0.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81.3万亩,占13.7%;交通用地1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0.8%;未利用土地47.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6%。

  矿产资源

  至2006年衡水市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油气、地热、矿泉水和砖瓦用粘土资源等4个矿种。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深州市、饶阳县、武强县。11个县市区均有地热异常显示,地热资源已被开发利用的有桃城区、深州市;砖瓦用粘土资源全市广泛分布,并已大量开采,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全市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油气

  至2006年,已查明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深州市、饶阳县、武强县一带,有深南油田、深西油田、留楚油等。分布面积约91平方公里,查明的石油储量约3000多万吨,原油日产量约1500吨。油气藏类型属古潜山油气藏和第三系油气藏。1996年在饶阳县与深州市交界处探明溪村油区,储量约600万吨。

  地热

  衡水市平均地温梯度值3.16℃/100米,略高于大地梯度背景值(3℃/100米),垂向上可分为三个热储层。一是上第三系中低温热水。开采深度为300米~1200米,水温在23℃~50℃,矿化度较低,水量较大。二是下第三系高矿化热水。开采深度在1000米~1500米以上,水温可达50℃~80℃,矿化度较高,由于综合利用条件限制,暂不宜开发。三是古潜山基岩高温热水及凹陷区上第三系高温热水。基岩高温热水埋深在1500米~2500米以深,水温60℃以上,矿化度较低,水量较大,水头高。

  水资源

  2003年衡水市用水总量为15.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利用量为13.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9.0%;地表水利用量1.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9.1%;外调水量0.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9%。地下水利用量中,深层地下水开采量8.21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开采(包括微咸水)5.49亿立方米。

  降水

  2003年衡水市年降水量为56.6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为642.1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522.5毫米)多119.6毫米。

  地表水

  自产水量:衡水市平均径流深14.4毫米,自产径流量为12660.6万立方米,仅为多年平均径流深(19.1毫米)的75.4%。入出境水量:总入境水量13.7亿立方米,其中清凉江入境量最大为8.74亿立方米(主要为引黄济津输水),其次是卫运河,入境水量为4.35亿立方米。全市总出境水量为12.3亿立方米,其中清凉江出境量最大为7.25亿立方米,卫运河出境水量次之为4.31亿方米。全市各河流入出境水量差为1.39亿立方米,其中3517万立米入蓄衡水湖。

  地下水资源

  衡水市地下水资源量5.92亿立方米,加上2克/升-3克/升和3克/升-5克/升微咸水量,全市地下水总量为12.17亿立方米。

  矿泉水

  根据“衡水市京九沿线饮用天然矿泉水调查报告”,衡水市存在矿泉水远景区五处:分别分布于深州市及以西北区域,面积88.4平方公里;深州市榆科乡一带,面积27.6平方公里;衡水市区北部及以西北区域,面积214.2平方公里;枣强县城至北部邢村一带,面积90平方公里;枣强县大营镇以南,面积38.4平方公里。
  刚刚过去的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一批“僵尸企业”得到处置;部分行业供求关系出现关键性改变;减税降负力度加大,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全年减税超5000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含量、适应市场需求……发力供给侧,改革见真章,诸多可喜进展正在为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清扫障碍、积蓄动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也是解决我国经济运行重大结构性失衡的“撒手锏”。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这项改革,反复强调:“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面对经济运行中积存已久、盘根错节的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明确“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工作,落实了许多务实有效的重大举措,一些结构性失衡问题得到改善。这些成绩,既是前一阶段推进改革的成果,更是下个阶段坚持改革的动力。眼下,改革刚刚开了个头,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必须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来抓。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振兴实体经济。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这个根基牢固,国家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还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现存的重大结构性失衡,很多都源于实体经济出现了问题。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等,都拖缓了经济发展的脚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进一步向振兴实体经济聚力,用改革的手段切实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向振兴实体经济聚力,关键是抓住“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这个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新特点。行业、企业都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同时,亦要实现供给体系由中低端产品为主,向不断适应需求变化的中高端产品为主转变。

  向振兴实体经济聚力,要更好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加紧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遏制金融系统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行为,纠正“脱实向虚”“避实就虚”等市场乱象和误区,有效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亦要继续简政放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让企业轻装上阵、迸发活力。还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舆论环境,让全社会都深刻认识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让全社会都为振兴实体经济出力。
招商热线:
全国热线:
021-58913737
4006003737
  • 咨询人单位:
  • *
  • 咨询人姓名:
  • 联系手机号:
  • 联 系 电 话:
  • E-mail:
  • QQ号码:
  • 问 题 留 言:
发布留言

欢迎咨询 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招商引资信息 ,

请登陆后发布咨询留言,游客请先注册。

免费注册
马上登录
您可以根据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 1、我想咨询一下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招商引资信息所在地的营商环境怎么样?
  • 2、我想了解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招商引资信息周边的基础配套设施情况怎么样?
  • 3、我想了解投资该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招商引资信息的硬性指标是什么,具体有哪些要求?
  • 4、我想了解投资该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招商引资信息有哪些具体的优惠政策?
  • 5、我想了解投资该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招商引资信息有金融扶持政策吗?
  • 6、请问该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招商引资信息当地的材料和人力资源情况怎么样?
  • 7、请问该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招商引资信息外资可以投资吗,如果可以该如何操作?
  • 8、我想了解该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招商引资信息的详细情况,请问在其他城市有驻点接待吗?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