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为大家总结为以下六个问题:
(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经济压力大
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进程短,发展时间为26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中,进程最快的日本老龄化接近30年,而美国有60年,法国达115年。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与其他老龄化国家相比,我国处于“未富先老”的经济发展阶段,且呈现出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的特点,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二)各级政府对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但政策保障明显不足
2013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10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全面部署养老产业发展事宜;同时,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形成了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但是,在政策的执行层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医疗康复服务、医养衔接、照料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动力。
(三)传统养老观念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受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深远影响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多数人的“反哺式”养老观念根深蒂固,更倾向于家庭养老;据调查,90%左右的老年人有这种倾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四)发展不平衡,供需不匹配
由于地区之间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加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一床难求和床位闲置的现象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此外,有的地区养老模式失衡,注重发展机构养老,而忽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体系的建设,出现供需矛盾。
(五)社区规划中基本没有考虑社会化养老问题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房地产的功能定位上,缺少了养老功能,而专门的健康养老社区更是九牛一毛。健康养老产业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系统工程,对社会资本吸引力弱,这是造成社区养老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六)经营方式落后,专业人才缺乏
老年人的快速增长,对生活医护、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人员需求较大,但目前养老服务人员在专业人员的数量、从业经验、服务质量、专业水平等方面与实际需求的差距较大,影响了养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