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资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盐湖卤水锂,从盐湖卤水提取生产的锂化学产品主要是碳酸锂和氯化锂;二是矿石锂,从矿石中分选的锂矿产品主要是锂辉石、锂云母等锂精矿。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0年1月公布的报告,金属锂的全球总储量约为11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智利、中国、巴西和美国的储量位居世界前五名,其中世界上近一半的探明储量都蕴藏在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储量高达540万吨。玻利维亚盛产锂矿,就像沙特阿拉伯富有石油一样。锂电池广泛应地用于信息、能源、交通、军事等领域,未来巨大的应用空间,将会对锂资源产生巨大的需求。2009年世界锂产品消费量约4万吨(锂化学产品和锂精矿折算成金属锂),其中80%是以锂化学产品形态消费于各个应用领域,20%是以锂矿物形态消费于陶瓷和玻璃行业。锂产品在各行业的消费比例是:陶瓷和玻璃21%、电池20%、润滑剂17%、医药5%、聚合物4%、空调制冷剂8%、铝冶炼5%、合金和农业等其他应用20%。
我国属于锂资源储量大国,锂资源储量为110万吨,2008年的产量为3500吨。盐湖卤水锂矿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湖北等地,矿石锂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湖南、新疆等地。如果2012年我国生产100万辆电动汽车,那么至少新增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需求。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推广,对锂的需求大幅上升,今后电池产业将成为碳酸锂最大的市场。
为了尽快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车用动力电池,国外各大汽车厂商纷纷采取与电池生产商合作的方式进行开发,掀起了国际开发车用动力电池的热潮。其中,通用汽车同时与国际知名锂电池巨头A123、Compact Power、Cobasys和Saft四家公司进行合作,抢占锂电池技术领先地位的意图非常明显。就国内市场而言,目前鲜有类似的合作战略,一方面是国内锂电行业本身技术层次低,工艺水平落后,很多自动化设备都需进口;另一方面国内的汽车行业虽说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与国外大型车企相比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资金流都还有很大差距。
综上所述,我国锂电产业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一是明确产业定位、理顺管理体制。锂电池并非仅为电动汽车的一个部件,应将锂电池产业明确定位为储能产业,及时编制锂电池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加大科研投入。设立锂电池科研专项基金,用于研究锂电池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大容量电池制造工艺、电池成组技术及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等。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锂电池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四是加强锂资源保障能力。重视锂资源的战略地位,同时要加强锂电池回收力度,实现循环利用。总之,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基础还很薄弱,不仅在技术上有待进步,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跟风现象泛滥,要想使我国锂电池产业健康发展、赢得先机,既离不开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的科学规划和合理约束,更需要相关企业的冷静决策。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