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29日,盛世景资产管理集团揭牌仪式暨十周年庆典在北京雁栖湖畔APEC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谢平教授在参加期间的“资本市场与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时发表了“中国金融改革展望”的主题演讲,整理发布了演讲全文。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金融改革展望。就这个问题,我讲以下几点,与各位分享。
展望一: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框架不会大变
中国金融行业分业监管,也就是“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法律框架,是1993-2003年间,通过银行法、证券法、人民银行法、保险法基本完善的,这个法律框架短期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如经过国务院特批,银行可以持有证券公司股份,或者保险公司持有银行、证券公司股权,但是大部分仍是分业监管,不管金融集团有多大,其中的银行、证券、保险,都是作为单一的法人,不能同时开展几种业务。
多年来,中国的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负责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管。
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在理论上和逻辑上与货币政策关系不大,与宏观经济也关系不大。所以,专业监管符合中国目前的体制和实际情况。
现在大家都比较纠结的,就是银监会和央行的关系。商业银行符合监管标准,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行为规则,这样货币政策才有效,这是一个理论前提。为什么过去几年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会有一些摩擦?主要因为银行大量的表外业务。
2003年2月,银监会从人民银行分出来。为什么要成立银监会?当时的原因有这么几点,大家可以回顾一下:
第一点:人民银行工作太繁重。当时人民银行不仅要负责货币政策、外汇管理、金融服务、支付清算,同时还要搞银行监管,工作确实千头万绪。
第二点:道德风险。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它是“最后贷款人”。在被监管机构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央银行不得不为这些机构买单,这就出现了道德风险。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中国最终决定成立银监会,一心一意搞监管。
实事求是说,2003-2013年的10年间,银监会专门监管银行类机构,应该是成功的。中国银行[0.00% 资金 研报]业这么大,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标准,基本上没出系统性风险,应该说银监会的模式是对的,分业监管是对的。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钱荒、股灾,几个大的案例出来之后,大家对这个体制有一些怀疑。为什么有钱荒、股灾?怎样看待目前的监管体制?的确值得深入思考。
我认为它不是信息共享问题,也不是协调不好问题,关键是责任不清,而且没有严格追责的态度。
那么怎么办?我个人设想,最好是在“一行三会”之上,成立一个有实际意义、实权的金融稳定委员会。
其中的关键:
一是这个委员会应该有实权。实权首先是理顺法规,把“一行三会”在金融业务方面的法规梳理清楚。
二是明确责任。有一些跨行业的业务,“三会”都可以管,但是标准应该统一,名称应该统一,这也是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玲的建议。
三是事后严格追究责任,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条。谁做错了,谁应该对此负责,必须明确。
四是这个委员会应该建立一个透明、表决的决策机制。
实际上,现在“一行三会”各管一处,应该还是管的比较好,只不过在一些交叉的业务上,还存在些问题。所以,我认为金融监管体制和框架不会大变,但有必要继续完善。
展望二:中国未来金融机构的产权格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非国有的金融机构会越来越多,这是挡不住的大趋势。
9月末,银行类机构总资产217万亿,已经是全世界最大了。其中5大国有银行的份额,只占到80万亿,一半都不到。近年来,很多民营银行获批成立,今天的这些小银行,将来会做越做越大。
保险行业的几大保险公司是国有的,但其市场份额也在下降,非国有的保险机构发展很快,这几年大家都看得见。
证券行业本来就没有特别大的国有控股的证券公司,它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其他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类银行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如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担保公司,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非国有的。
所以大家应该看到,在未来的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过程中,非国有的金融机构会发展很快。特别是,很多PE类机构,基本上都是非国有的,他们投了很多企业,也是非国有的
。
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将引发人才流动格局的变化,在座的各位应该明显感觉到,大量人才都向非国有金融机构流动。所以中国金融改革的趋势之一,就是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以及金融人才逐渐流入这些非国有金融机构。
展望三:资本外流或许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近年来,人民币出现了贬值趋势,外汇储备也在减少。之所以会出现资本外流,是因为我们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一是不能重新回到行政监管或干预过多的监管轨道,这与市场化改革方向不一致。
二是人民币加入SDR后,按照IMF的规则,人民币是可自由使用货币,不能人为施加过多的限制。
三是很多国家已经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很多外国银行来买我们的债权,在这种情况下,管的太严是不合适的。
四是对资本管制太严,会在国际上影响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
五是国内资产的国际配置需求增大。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内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人士对海外资产的配置力度逐渐加大,这种趋势也难以逆转。
展望四:金融科技将改变中国金融版图
金融科技的基础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这些底层的基础设施利用的是互联网。中国金融科技,在全世界现在数一数二,而且它发展之快,改变之大,任何力量也难以阻挡。
大家知道,中国的第三方支付是全世界最好的,中国(也包括美国)已经在实验加区块链的支付,将来有可能在网上一对一支付。虚拟现实则可以把银行大部分柜台业务替代掉,远程在家里就可以感觉跟银行柜台一模一样,金融机构的网点收缩已经不可避免了。
人工智能在股票方面的应用,我们叫投顾,监管部门目前是禁止的,但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跟上了潮流。互联网技术、金融科技技术在保险的应用,中国走的很快。所以,我们在座将来搞金融、搞财富管理的,一定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好好跟踪金融科技的进展,这个进展,对我们未来金融改革和发展会产生很多颠覆性的东西。
展望五:地方政府金融化倾向
现在地方政府办金融的热情不得了,地方政府越来越像金融控股公司,地方政府控股银行,控股信托、证券,它有土地、融资平台,可以发债、抵押,它拿出售土地的资金,发债筹集的资金又投资上市公司,把上市公司的股权又抵押,又用自己的银行做大。所以现在你把某一个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拿来看,这个资产负债每年膨胀得都很厉害。
而且地方政府现在越来越像金融控股公司,它已经充分注意到,怎么样发挥金融的功能,来为地方经济服务,特别是最近的PPP。现在光财政部统计已经12万亿,1万多个项目,实际投资大概2万亿,大量的钱在地方政府手里。它的关键是什么?就是利用地方政府信用,可以做到跨期的资产膨胀。
地方政府现在办金融机构、引导基金、PPP、发债,非常积极,这个东西也好也坏,好在能为所有金融机构创造很多业务,坏在杠杆率、负债率、最终负债率很高。所以现在政府也非常纠结,也在讨论这事情怎么办。财政部最近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地方政府统计地方债务,这不是一般的统计,要把地方国有企业的债务也算在内。实际上地方政府的债务难以统计清楚,比如地方政府控股的银行企业,按道理讲都是它的负债,当然也都是它的资产。
所以,在座的各位在开展金融业务的时候,未来5年甚至10年,你们都不得不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发生的变化。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